構建騰飛載體 營造美好生活
皇甫峰
( 海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11100 )
[摘 要] :首先簡述外墻保溫的概念及優(yōu)越性,其次介紹其外墻外保溫施工方法;最后介紹外墻外保溫體系的性能要求、工程要求。
[關鍵詞] :外保溫 聚苯乙烯保溫板 保溫砂漿 玻璃纖維網(wǎng)格布
近來,隨著我國建筑節(jié)能工作的不斷推進,在學習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外墻保溫技術的研究和開發(fā)得到了巨大的發(fā)展,涌現(xiàn)出了多種采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的外墻保溫技術,并且很好地解決了裂縫、空鼓等常見工程質量問題。
所謂“外墻保溫”,就是指在垂直外墻的外表面(或內表面)上建造保溫層。常見的外墻保溫施工方法可分:外墻外保溫和外墻內保溫兩種。但比較兩種方法,外墻外保溫技術又具有其獨有的優(yōu)越性。下面我們就談一談外墻外保溫的優(yōu)越性、常見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中的一些要求。
1 外保溫的優(yōu)越性
1.1 采用外墻外保溫可使內部的磚墻或混凝土墻受到保護。室外氣候不斷變化引起墻體內部較大的溫度變化發(fā)生在外保溫層內,使內部的主體墻冬季溫度提高,濕度降低,溫度變化趨于平緩,熱應力減少,因而主體墻產生裂縫、變形、破損的危險大為減輕,壽命得以大大延長。
1.2 采用外墻外保溫技術有利于加快施工進度,可與室內工程平行作業(yè)。另外,許多住戶在住進新房時,大多先進行裝修。在裝修時,房屋內保溫往往要遭到破壞,若采用外保溫則不存這個問題。
1.3 采用外墻外保溫技術可以避免熱橋現(xiàn)象的產生。在寒冷的冬天,熱橋不僅會造成額外的熱損失,還可能使外墻內表面潮濕、結露,甚至發(fā)毒和淌水。
1.4 采用外墻外保溫技術有利于節(jié)能。在采用同樣厚度的保溫材料條件下,外保溫要比內保溫減少約1/5的熱損失。
1.5 采用內保溫的墻面上吊掛物件比較困難,比如安設窗簾盒等,而采用外墻外保溫后,此類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1.6 采用外墻外保溫技術可比內保溫增加約2%的使用面積,降低了單位使用面積的造價。
2 外墻外保溫常見施工方法
不同的外保溫體系,其材料、構造和施工工藝各有一定的差別。外墻外保溫體系保溫層對材料的要求:熱阻值高,吸濕率低,粘結性好,收縮率小。現(xiàn)在我們采用的保溫材料有:膨脹型聚苯乙烯(EPS)板、擠塑型聚苯乙烯(XPS)板、巖棉板、玻璃棉氈以及超輕保溫漿料等。
下面介紹以下常用的聚苯乙烯保溫板、超輕保溫砂漿的施工方法。
2.1 聚苯乙烯保溫板施工方法
2.1.1 施工條件
2.1.1.1 基層驗收合格,門窗框已安裝到位。
2.1.1.2 施工現(xiàn)場環(huán)境溫度和基層墻體表面溫度在施工及施工后24小時內均不低于5℃,風力不大于5級。
2.1.1.3 施工面應避免陽光直射。必要時,應在腳手架上搭設防曬布,遮擋墻面。
2.1.1.4 剛做好的保溫層遇到雨天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沖刷墻面。
2.1.1.5 基層表面必須干凈、堅固、無泥土和油污,無松動、空鼓現(xiàn)象。
2.1.2 施工工藝流程:保溫板的固定→打磨→壓埋玻璃纖維網(wǎng)格布→補洞及修補→飾面層施工。
2.1.3 保溫體系的組成:外墻外保溫體系主要分為二層,最外層采用網(wǎng)格布壓入聚合物作面層,里層粘結保溫板作為保溫層。
2.1.3.1 保溫板的固定的方法
與基層墻體牢固結合,是保證外保溫層穩(wěn)定性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不同的外保溫體系,采用的固定保溫板的方法各有不同??梢责そY,也可以錠固,或將二者結合使用。另外,還可以用將保溫板安設在模板內,通過澆搗混凝土加以固定的方法。
2.1.3.2 面層的三種做法
保溫板的表面覆蓋層有三種做法:薄面層(聚合物水泥膠漿),厚面層(普通水泥砂漿),及在龍骨上吊掛薄板覆面。
①薄型抹灰面層。在保溫層的所有外表面上涂抹聚合物水泥膠漿,直接涂覆于保溫層上的為底涂層,厚度較薄(一般為4-7㎜),內部包覆有加強材料。加強材料一般為玻璃纖維網(wǎng)格布,包含在抹灰面層內部,與抹灰面層結合為一體,其作用為改善抹灰層的機械強度,保證其連續(xù)性,分散面層的收縮應力和溫度應力,避免應力集中,防止面層出現(xiàn)裂紋。網(wǎng)格布必須完全埋入底涂層內,從外部不能看見,以便不致于與外界水分接觸。
不同的外保溫體系,面層厚度有一定差別。但總體要求是,面層厚度必須適當,薄型的一般在10mm以內。如果面層厚度過薄,結實程度不夠,就難以抵抗可能產生外力的撞擊;但如果過厚,加強材料離外表面較遠,又難以起到抗裂的作用。
②厚型的抹灰面層。在保溫層的外表面上涂抹水泥砂漿,厚度為25-30mm。此種作法用于鋼絲網(wǎng)架聚苯板保溫層上(也用于巖棉保溫層上),加強網(wǎng)為網(wǎng)孔50mm×50mm用鋼絲焊接的網(wǎng)片,并通過交叉斜插入聚苯乙烯板內的鋼絲固定。抹灰前在聚苯板表面噴涂以界面處理劑以加強粘結。所用水泥砂漿強度應適當,可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中砂,1:3配比。抹灰應分層進行,底層和中層抹灰厚度各約10mm,中間層抹灰應正好覆蓋住鋼絲網(wǎng)片。面層砂漿宜用聚合物水泥砂漿,厚度5-10mm,各層抹灰后均應灑水養(yǎng)護,并保持濕潤。
為便于在抹灰層表面上進行裝修施工,加強相互之間的粘結,有時還要在抹灰面上噴涂界面劑,形成極薄的涂層,上面再做裝修層。外表面噴涂耐候性、防水性和彈性良好的涂料,也能對面層和保溫層起到保護作用。
③有的工程采用硬質塑料、纖維增強水泥、纖維增強硅酸鹽等板材作為覆面材料,用掛鉤、插銷或螺釘?shù)裙潭ㄔ谕鈮埞巧稀}埞强捎媒饘傩筒闹瞥?,錨固在墻體外側。
2.1.4 施工方法
2.1.4.1 粘貼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板
①粘貼保溫板應從下往上沿水平方向鋪貼,上下兩層沿水平方向錯開板縫。
②用抹子在每塊保溫板(標準板尺寸為600mm×1200mm)一側面周邊涂上寬約45mm,厚約8mm的粘結劑,然后再在保溫板同一側中部均勻刮上8塊直徑約100mm、厚約8mm的粘結點,此粘結點必須布置均勻,每塊保溫板粘貼膠面積不少于30%
③涂好后即將保溫板貼在墻面上,不得將抹好粘結劑的保溫板擱置待用,以防止粘結劑結皮而失去粘結作用。
④保溫板貼在墻上時,應用2米靠尺進行輕敲壓平操作,保證其平整度和粘結牢固。板與板之間要錯縫。若因保溫板而不方正或裁切不直形成縫隙,應用保溫板條塞入并打磨平。
⑤在墻陰陽角處,應先排好尺寸,裁切保溫板,使其粘貼時垂直交錯,保證順直。
⑥在粘貼窗框四周的陽角時,應先彈出基準線,作為控制陽角上下垂直的依據(jù)。
⑦保溫板連接處不能存有粘結劑。
⑧在門窗洞口處貼保溫板應將保溫板頭用玻纖網(wǎng)絡布和粘結劑將其包住,也只有在此時,才允許半邊涂抹上粘結劑。
2.1.4.2 打磨
①保溫板貼完后4小時,且待粘結劑達到一定粘結強度時,用專用打磨工具對保溫板表面不平處進行打磨,打磨動作應是輕柔的圓周運動,不要沿著與保溫板接縫平等的方向打磨。
②以上工作完成后,再在保溫板上依據(jù)圖紙要求在窗上、下口用開槽機開出凹線槽。
2.1.4.3 壓埋耐堿玻璃纖維網(wǎng)格布
①在大面積鋪網(wǎng)前,先將所有凹槽部分的粘結劑及玻纖網(wǎng)壓埋完成,注意網(wǎng)絡布應預留出與大面墻體的搭接余量。
②大面粘貼玻纖網(wǎng)時,應先在貼好的保溫板上刮一層配好的粘結劑,立即將玻纖網(wǎng)壓入粘結劑內,玻纖網(wǎng)彎曲的一面朝里,然后用抹子將玻纖網(wǎng)趕平壓入粘結劑里(不得外漏),若蓋不住,可再抹一層粘結劑,直到蓋住。玻纖網(wǎng)遇到搭接處,其搭接長度不少于50mm。一般是第一層完全干燥后即可再抹第二遍粘結劑,粘結劑厚度應大于2mm,小于3mm。
③玻纖網(wǎng)壓入粘結劑后,應不露網(wǎng)印為宜,且表面應平整。抹完后,應用小刷子對局部不平處進行修整。
2.1.4.4 補洞及修理
①當腳手架與墻體的連接點拆除后,應立即對連接點的孔洞進行填補,壓平。
②先預切一塊與孔洞尺寸相同的保溫板并打磨其邊緣部分,將其保溫板背面整個涂上厚8mm的粘結劑,應注意不要在其四周邊沿涂粘結劑。
③將保溫板塞入,粘在基層上。
④切一塊加強玻纖網(wǎng)格布,大小應能覆蓋整個補洞區(qū)域,與原玻纖網(wǎng)至少重疊50mm。
⑤將保溫板表面涂上粘貼劑,埋入加強玻纖網(wǎng)格布,一定注意不要將粘貼劑涂到周圍的表面涂層上。
⑥使用一把小號濕毛刷,將表面不規(guī)則處整平,將邊沿處刷平。
⑦雨天禁止施工,待雨后墻面干燥,方可施工。
2.2 輕保溫砂漿的施工方法
2.2.1 簡介
輕保溫砂漿一般為顆粒粉體,由無機硅酸鹽材料和聚苯乙烯泡沫顆粒等為主要輕集料,配以多種外加劑,采取新工藝復合而成的一種新型外墻保溫材料。
2.2.2 特點
2.2.2.1 性能穩(wěn)定、密度小、導熱系數(shù)低、保溫隔熱性能好。
2.2.2.2 抗壓(抗剪)強度高。
2.2.2.3 施工簡便?,F(xiàn)場加水,充分攪拌即可獲得和易性好、保水性強、粘性高的砂漿,基底材料需界面處理,即能方便抹灰。
2.2.2.4 能較大幅度提高粉刷工效,節(jié)約材料和工時。
2.2.3 施工流程
門窗框四周堵縫→基層處理→吊垂直線抹灰餅、充筋→抹界面層→抹保溫砂漿→檢驗水平垂直度→養(yǎng)護→安裝分隔條→抹面層砂漿→養(yǎng)護→飾面層施工。
2.2.4 施工要點
2.2.4.1 清理基層,噴水濕潤。
①清掃墻上的浮灰、污物,并鑿凸填凹使墻面平整。
②噴水濕潤墻體,但墻面不得有明水。
③刮糙:用界面劑或素水泥漿摻801膠在墻面和剪力墻上刮糙。
2.2.4.2 勾實處理灰縫。
2.2.4.3 按設計保溫層厚度要求做灰餅、充筋,待灰餅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抹保溫砂漿。
2.2.4.4 以參考水料重量比0.8-0.9在砂漿攪拌機中加入保溫砂漿(干混科)和水。攪拌時間宜控制在7分鐘以上,使砂漿均勻、粘稠并有微量氣泡產生。
2.2.4.5 抹灰、壓光
在兩筋之間用力抹灰,抹灰厚度以標筋為準,但每層厚度不宜超過10mm。層與層之間抹灰間隔以底層灰達到6-7成干時抹面灰為宜。用抹子壓實搓毛后,用木工尺按標筋刮面,不平處補抹保溫砂漿直至平直為止。
2.2.4.6 罩面:外墻內保溫需做普通砂漿罩面漿;外墻外保溫需做防裂砂罩面。
2.2.4.7 接茬:在保溫砂漿與普通砂漿接茬時,接茬縫應設置在普通砂漿的墻面內并距墻角200mm以上,接茬處應在普通砂漿和保溫砂漿兩邊,并設置200mm的玻纖布壓實。
3 外墻外保溫的基本要求
3.1 對外墻外保溫體系的性能要求
3.1.1 保溫性能。 保溫性能是外墻外保溫質量的一個關鍵性指標。為此,應按所用材料的實際熱工性能,經過熱工計算得出足夠的厚度,以滿足節(jié)能設計標準對當?shù)亟ㄖ囊?。與此同時,還應采取適當?shù)慕ㄖ嬙齑胧苊饽承┚植慨a生熱橋問題。
3.1.2 穩(wěn)定性。與基層墻體牢固結合,是保證外保溫層穩(wěn)定性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對于新建墻體,其表面處理工作一般較易做好,但對于既有建筑,必須對其面層狀況進行認真的檢查,如果面層存在疏松、空鼓情況,則必須認真清理,以確保保溫層與墻體緊密結合。
外保溫體系應能抵抗下列因素綜合作用的影響,即在當?shù)刈畈焕臏囟扰c濕度條件下,承受風力、自重以及正常碰撞等各種內外力相結合的負載,保溫層仍不致與基底分離、脫落。保溫板用粘結劑或機械錨固件固定時,必須滿足所在地區(qū)、所處高度及方位的最大風力,以及在潮濕狀態(tài)下保持穩(wěn)定性。粘結劑必須是耐水的,機械錨固件應不致被腐蝕。
3.1.3 防火處理。盡管保溫層處于外墻外側,防火處理仍不容忽視。(1)采用聚苯乙烯板作外保溫材料時,必須采用阻燃型板材;其表面及門窗口等側面,必須全部用防火材料嚴密包覆,不得有敞露部位。(2)當建筑物超過一定高度時,需有專門的防火構造處理,例如每隔一層設一防火隔離帶;在每個防火隔斷處或門窗口,網(wǎng)格布及面層砂漿應折轉至磚墻或砼墻體處并預以固定,以保護聚苯乙烯泡沫板,避免在著火時蔓延。(3)采用厚型抹灰面層有利于提高保溫層的耐火性能。
3.1.4 熱濕性能。
3.1.4.1 水密性。外保溫墻體的表面,其中包括面層、接縫處、孔洞周邊、門窗洞口周圍等處,應采取密閉措施,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避免雨水進入內部造成損壞。實踐證明,多孔面層或者面層中存在縫隙,在雨水滲入和嚴寒受凍的情況下,容易遭受凍壞。
3.1.4.2 墻內凝結。在墻體內部或者在保溫層內部凝結都是有害的,應采取適當?shù)募夹g措施加以避免。在新建墻體干燥過程中,或者在冬季條件下,當室內溫度較高一側的水蒸氣向室外遷移時墻內可能凝結。在室內濕度較低,以及室內墻面隔汽狀況良好時,可以避免由于墻內水蒸汽濕遷移所產生的凝結。 通過凝結計算,可以得出在一定氣候條件下(室內外空氣溫度及濕度),某種構造的墻體在不同層次處的水蒸汽滲透狀況。當外保溫體系用于長期保持高濕度房間的外墻時,特別要做好墻體的構造設計,以避免墻內凝結的形成。
3.1.4.3 溫度效應。外保溫墻體應能耐受當?shù)刈顕揽岬臍夂蚣捌渥兓?。無論是高溫還是嚴寒的氣候,都不應使外保溫體系產生不可逆的損害或變形。外墻外表面溫度的劇烈變化(可達50℃),例如在經過較長時間的曝曬后突然降下陣雨,或者在曝曬后進行遮陰,產生類似上述溫差時,對外墻表面都不應造成損害。為避免表面溫度變化而產生的變形使表面產生裂縫,應設置變形縫。變形縫的設置,可根據(jù)建筑物立面情況,按7m×7m以內安排。應采取措施,避免墻體的變形縫及抹灰接縫的邊緣(如門窗洞口、邊角處、穿墻管道周邊等)產生裂縫。
3.1.4.4 耐撞擊性能。外墻外保溫體系應能耐受正常的交通往來的人體及搬運物品產生的碰撞。在經受一般性的屬于偶然或者故意的碰撞時,不致對外保溫體系造成損害。在其上安裝空調器或用常規(guī)方法放置維修設施時,面層不致開裂或者穿孔。
3.1.4.5 受主體結構變形的影響。當所附著的主體結構產生正常變形,諸如發(fā)生收縮、徐變、膨脹等情況時,外保溫體系不致產生任何裂縫或者脫開。
3.1.4.6 耐久性。外墻外保溫構造的平均壽命,在正常使用與維修的條件下,應達到25年以上。這就要求:外墻外保溫體系的各種組成材料,應該具有化學的與物理的穩(wěn)定性,其中包括保溫材料、粘結劑、固定件、加強材料、面層材料、隔氣材料、密封膏等等。
上述的各項性能,在受到各種內外力的作用下,在整個壽命期內均應得以保持,特別是在溫度與濕度變化的反復作用下,對其性能不致造成損害。當然,在外墻保溫體系的壽命期內,應按照需要進行維修。
3.2 對外墻外保溫的工程要求
3.1.1 施工偏差
在外保溫工程施工過程中,還應考慮到實際上難以避免的偏差,例如,由于施工時的氣溫、工人的技藝、所用材料等方面存在差異。
3.1.1.1 采用膨脹聚苯乙烯板。膨脹聚苯乙烯系由許許多多封閉的多面體蜂窩組成,每個蜂窩的直徑為0.2-0.5mm,蜂窩壁厚僅0.00lmm。其中聚苯乙烯只有約2%,其余約98%為空氣。由于截留在蜂窩內的靜止空氣為熱的不良導體,因而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導熱系數(shù)一般在0.04lW/m·K以下。
膨脹聚苯乙烯的多項性能與其密度關系甚大,使用時應確定其在穩(wěn)定至恒重后單位體積的重量,即其密度,以kg/m3計。如果其密度太小,則其強度過低,在承受機械荷載時應變很大,工程質量難以保證,同時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也會增大,保溫性能降低,達不到預定的節(jié)能效果。因此,外墻外保溫用的膨脹聚苯乙烯板,應采用密度為15—20 kg/m3為宜,其最小抗壓強度為70kPa。施工中務必對進場的聚苯乙烯板認真進行檢驗。
膨脹聚苯乙烯還有一個后收縮的問題,即聚苯乙烯顆粒料在加熱膨脹成型為塊體后,在冷卻中會逐步收縮。開始時收縮較快,以后逐漸減慢,至150天時收縮量達到極限,因此,到這時可以在工程中應用。在此之前,應該存放等待。但是,剛生產出的膨脹聚苯乙烯板如果能在60℃條件下養(yǎng)護5天以上,也能完成收縮過程,可以使用。因此,外保溫工程中所用的聚苯乙烯板材,應該檢查其生產日期,以保證尺寸的穩(wěn)定性。
3.1.1.2 采用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則由于具有微細蜂窩狀結構,抗?jié)裥阅軆?yōu)越,不僅可用于普通墻面保溫,還特別適用于防潮層以下作墻面保溫。膨脹聚苯乙烯板材則不宜用于防潮層以下,以免吸水受潮。
3.1.1.3 保溫材料尺寸的精度,也與面層是否產生裂紋有關。亦即如果厚度或者大小尺寸誤差較大,在面層抹灰時,此處面層厚度有較大變化,在硬化收縮時,內應力將不均勻,從而可能在應力較大的部位產生裂紋。因此,對于用作外墻外保溫的膨脹聚苯乙烯板,應保證必要的尺寸精度。工程中常用的聚苯乙烯板,厚度一般為20-100mm,以用50-80mm者較多。
3.2 玻璃纖維網(wǎng)格布。
當用聚苯乙烯泡沫板作為保溫層、用聚合物砂漿作為面層時,應該使用玻璃纖維網(wǎng)格布作為外保溫層的加強材料。
3.2.1 玻纖網(wǎng)格布應該不被腐蝕。普通玻璃纖維是不耐堿的,而玻璃纖維網(wǎng)格布要埋入水泥漿抹面層中,在水與堿的共同作用下,普通玻璃纖維會產生堿腐蝕,因此必須在玻璃纖維外面罩有足夠的耐堿保護層。一般情況下,當每平方米玻璃纖維網(wǎng)格布的重量超過150g時,其耐堿保護層的重量要占15%-25%以上。
3.2.2 玻纖網(wǎng)格布的極限伸長率。玻璃纖維網(wǎng)格布的極限伸長率應盡可能地低,其伸長率不得超過3%-5%,以免在聚苯乙烯泡沫板接頭處起皮皺裂。
3.2.3 玻纖網(wǎng)格布的網(wǎng)孔大小也很重要。網(wǎng)孔尺寸適當,可使網(wǎng)格布外的砂漿互相穿透,結為一體,面層砂槳中的應力又易于向網(wǎng)格布轉移。因此,網(wǎng)孔尺寸一般為3.5×3.5mm--5×5mm。
3.2.4 根據(jù)墻體高度采用不同的玻纖網(wǎng)格布。對于離地面2m高以上的墻體,采用普通玻璃纖維網(wǎng)格布即可;對于地面以上至2m高處的墻體,為了抵抗人員往來、物品搬運對墻體可能產生的碰撞,在普通網(wǎng)格布里面,應再加一層更結實的耐撞擊網(wǎng)格布予以加強。
3.3.3 機械錨固件
固定保溫板及其他配件的機械錨因件,在使用壽命期內,不應由于腐蝕而影響其性能。每個機械錨固件的拔出力,根據(jù)情況不同,不得小于500N。
為保證保溫板在粘結劑固化期間的穩(wěn)定性,有的保溫體系采用機械方法作臨時固定,一般用塑料釘釘固。
可使保溫層永久固定在基底上的機械件,一般采用膨脹螺栓或預埋件之類的錨固件,國外往往用不銹蝕而耐久的材料,由不銹鋼、尼龍或聚丙烯等制成,國內常用的鋼制膨脹螺栓,同時應做好防銹處理。
4 總結與體會
目前,外墻外保溫技術正在迅速發(fā)展,已出現(xiàn)了多種外墻外保溫體系。這些采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體系間的競爭,有利于推進建筑節(jié)能工作的持續(xù)發(fā)展。只要我們在施工中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切實可行的施工措施,不斷總結、更新,就一定可以改進我們的施工技術、提高工程建筑質量。
海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皇甫峰